宗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组织,而祠堂就其建筑实体的呈现,往往成为乡土社会中最注目、最宏伟的建筑,凝聚整个宗族。祠堂不但记录着宗族的辉煌事迹与传统,也反映了中国人聚族而居的文化特色,象征着重视传承、团结归一的精神,除了日常供奉祖先牌位,更为重要节日提供祭祀场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运动的影响,宗祠建筑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损毁和消失的速度惊人。
带领 LWK + PARTNERS 文物保育团队的董事李仲明,在文物研究及历史建筑物保育方面拥有超过 20 年专业经验,在以下对谈中分享了他在香港修复岭南宗祠的实践经验和观点。
李仲明:祠堂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乡风民俗和建筑特色。香港的祠堂主要可分为本地和客家两类,本地祠堂主要是两进三开间一天井形式,但亦有三进三开间两天井的例子。经济能力较强的大族,其祠堂在规模及装饰方面较为优胜。客家祠堂则在布局方面较灵活多变,但规模较小,装饰方面亦较为平实。
空间布局方面,祠堂建筑严谨依从对称的布局,强调以 “以中为尊”,位于中轴线上的都是主要建筑空间,两旁为次要空间,又以左边空间为尊,右边空间为卑。用料构造方面,本地祠堂主要以青砖、木材和石材建造。正立面以青砖墙体加上麻石柱筑砌;因麻石是贵重的建筑材料,多使用麻石可强调立面的重要性。客家祠堂的营建与材料则较为简单,它们多以青砖筑砌,后进墙体亦有以散石块及夯土建造,麻石只用于砌筑正门门框。
另外,祠堂经常布满象征性的建筑装饰,例如木刻、彩绘、灰塑、石湾陶瓷等,表达居住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宣扬道德教育。这些装饰均利用不同的寓意方法象征各种吉祥概念和道德观念,例如牡丹象征富贵、桃代表长寿,亦有透过谐音而得吉祥之意,如 “鹿”、 “鹭” 即 “禄”,“瓶” 即 “平”。部份装饰以戏曲小说和历史故事为题,题材均带有传统的道德观念。
李仲明:修复祠堂或旧建筑物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尽量保留建筑的材料、技艺、设计的真实性,但祠堂建造年份久远,有些工艺技术已失传,有些材料也已停产,特别是装饰方面。例如祠堂常见的石湾陶瓷,现时香港已没有相关制作,如需重造都是由内地师傅烧制完成,再送到香港装嵌。也有处理过侵蚀严重的青砖墙,需要大量青砖来替换,只能到新界其他村寻找,以修复墙身,但要找到相似大小的青砖却很困难。
由于大部分祠堂都没有照片及文献记录,只能从口述历史推敲祠堂的原貌,修复时只能尽量采用原有材料,不会轻言加工创作,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另外,由于维修保养历史建筑费用高昂,旧时社会中保护传统建筑的意識也比较薄弱,种种原因以致祠堂日久失修。
李仲明:历史建筑见证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是宝贵的社会资产。保育历史建筑可以强化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竞争力。历史建筑作为人民的集体回忆,有助增加当地人民对本地文化及历史认识,强化身份认同感,进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创造出更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追求经济发展、满足城市建设现代化功能需求外,社会也应透过完整的规划与法规,促进历史建筑的保育、爱护和尊重。城市内新旧建筑融合,能促进城市多元化及可持续性发展,各自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大都会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