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当前业界最关注的建筑议题是什么?

    2021 年对 LWK + PARTNERS 而言是充满挑战却也充满得着。面对全球各种共同挑战,团队奋力图强,不少进展仍然显著。接下来盘点一些针对城市发展具影响力的关键词,总结几个从去年延续到新一年,甚至之后十年的发展趋势。

    #实现双碳 #碳中和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业加速向减碳设计和智慧节能管理的趋势发展,建筑物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使用,都直接影响城市碳中和的成效。加强业界的节能、减排及碳汇能力,成为面对气候变化和 “碳中和” 达标的优选策略之一。

    1/4
    LWK + PARTNERS 参与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主办的 “迈向净零” 构思比赛的参赛方案获优秀奖佳绩。

    LWK + PARTNERS 对碳中和建筑设计进行研发与实践,在《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三大技术路径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和补充,为迈向零能耗建筑提出 “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可再生能源最大化、以人为本的建筑后评估” 的闭环技术理念。我们提倡未来的建筑运营应加倍聚焦收集使用者回馈,并用以调节用电、用水等运营细节,使建筑全生命周期都能有效实现减排零碳。

    1/4
    “通往碳中和的建筑设计新基因” 专题讲座由 LWK + PARTNERS 与北京市政总院共同策划,LWK + PARTNERS 设计研究总监刘少瑜教授主讲。

    LWK + PARTNERS 设计研究总监刘少瑜教授是绿色可持续建筑及生态城市方面的专家学者,熟悉零能耗设计、城市资源管理、环保科技物料等主要国际标准,拥有大量研究及实践经验。LWK + PARTNERS 借助其科研成果,深化团队的项目经验,从建筑设计、景观、规划、城市更新等多方面实践低碳建设,与国家一同实现双碳目标。

    按此回顾刘少瑜教授分享零能耗建筑的设计重点,了解这种新型建筑如何推动可持续人性化未来;或按此再次阅读他在亚太地区绿色建筑深度杂志《FuturArc》的专题文章,了解 LWK + PARTNERS 中国广东碳中和建筑设计项目在低碳新建筑技术应用和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实践意义。

    1/4
    中国广东碳中和建筑设计项目包含一系列低碳设计元素。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 250 宿位学生宿舍入围环保建筑大奖 2021。LWK + PARTNERS 是该项目的首席顾问、认可人士、项目建筑师及景观设计师,通过环境布局、选材和设计配置等减低碳排放及建筑废料,为校园师生缔造舒适环保的教学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港深合作格局提升 #前海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于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2021 经历了不少重大转变,包括前海扩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成立,进一步加快跨城融合发展步伐。

    LWK + PARTNERS 很荣幸成为首家进驻广州设计之都的港澳建筑设计事务所,而其母公司思城控股的思城未来城市业务总部项目也于 2021 年 7 月动工,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设计、数字研发及智慧城市发展,促进产城融合。按此回顾动工仪式的热闹时刻。

    LWK + PARTNERS 是首家进驻广州设计之都的港澳建筑设计事务所。

    香港是大湾区专业服务界重镇,LWK + PARTNERS 香港和深圳工作室发挥双重基地优势,将香港建筑师的国际经验带到大湾区,回应区内对高水平、具国际视野的城市设计、建筑、智慧城市等高阶服务的需求,打开城市绿色智慧发展的新局面,亦有利公司下一步在大湾区的发展。按此回顾董事马桂霖、董事陈国伟及总建筑师黄震寰的访问文章,听三位浅述大前海时代中的香港视角。

    中国深圳前海嘉里中心由 LWK + PARTNERS 为项目建筑师,率先采用 “香港工程建设模式” ,为区内开创先河,标志着香港专业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策略角色。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不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增长最快的创新枢纽,也是香港和深圳实践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自中国国务院于 2021 年 9 月发布最新的前海扩容方案以来,发展前景持续被业界看好。LWK + PARTNERS 一直透过香港、深圳、广州及澳门四个办事处积极投入大湾区的城市化进程,也深入参与前海城市发展。

    2021 年 7 月,深圳办公室也乔迁至南山区,在新的空间继续集结跨界设计力量,助力城市更新和发展。
    LWK + PARTNERS 联手 DDON 笛东胜出中国深圳前海时代 4、5、7-2 号地块园林景观设计国际招标竞赛,担任该大型 TOD 综合体的景观建筑师。

    要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尤其重要。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TOD)模式大行其道,结合交通换乘、商业和居住,而踏入 2022 年,会再加上文化娱乐、休闲生活、公共服务等各种复合功能空间,带动更全面的城市高效生活圈建设。城市更新也是打造湾区人性尺度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提炼原生文化特色,一方面也透过重新规划功能空间,给予机会去改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优化城市基建。

    1/4
    中国广州龙湖 · 金地天峯将 TOD 理念融入项目规划及设计,配合以人为本的建筑、步行及开放空间规划和信息化高效管理,建设低碳健康生态城区。
    董事符展成以香港市区更新基金董事身份出席该基金 10 周年会议就 “可持续社区 空间想象” 作主题分享,为未来大型社区规划过程考虑的元素提供重要参考。

    #建筑业数字化 #数字革命 #智能化发展 #数据赋能 #智慧城市

    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正突破纯粹信息化,在整个产业生态的层面上演一场数字革命。我们以建筑资讯模型(BIM)平台为内核,建立通用数据环境,同时结合物联网 IoT、智能设计、可供制造及装配的设计(DfMA)、“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等数字技术。除了从项目早期开始就将 BIM 融入规划、设计和建造,更重要的是建筑后的业务运营、管理及维护。统一采集整个建筑物生命周期包括建筑后评估的数据,就能针对产业需要和融合使用者需求,改变整个业务运营模式,更可为未来相关项目设计提供回馈。

    中国香港酒店式养老住宅项目曦芸居在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之中应用 BIM,采集大量数据,提升建造效率的同时为运营及未来项目设计提供回馈。
    设计董事关卓裕获邀担任 GRAPHISOFT Building Together 线上论坛讲者,与全球超过 30 位顶尖建筑师及行业专家一同分享 BIM 实践经验。

    BIM 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结合地理资讯系统(GIS)和数字孪生的应用,有助管理建筑物以至整个城市在土地、能源、水资源等的使用,也有助监控废物管理。在气候变化严峻的今天,这些数据更有助政府当局和企业掌握和监控碳排放的分布和未来预测,未来需求只会越来越庞大,建筑业数字化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

    董事张家豪在《CTBUH Journal》发表了未来办公空间设计的观点,其中包括对智慧办公的理解,提出实时收集建筑物数据对使用者健康和节能减碳表现的重要性。

    母公司思城控股自 2019 年与北京市政总院共同创立大云湾智汇城市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一直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及基建项目创立数字资产库,提供数字化项目管理服务及专业技术分析。我们日后将继续致力发展智慧建筑、响应式设计,建设数字中国,迎接大数据时代。

    #产学研合作 #创新技术知识转移

    LWK + PARTNERS 十分重视产学研跨界合作,从理论到实践,带动创新技术知识转移,确保学院教育紧扣社会需求。2021 年我们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合办多个研讨会及工作坊,在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智慧安老等等议题上碰撞交流,一方面促进创新概念和研发成果的实践,一方面将业界视角及经验导入研究,启发新思维。

    LWK + PARTNERS 设计研究组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共同合办 “物联网时代的建筑设计 – 设计范式的转型” 硕士班课程,邀请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专家分享实践经验,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优点。
    董事王君友于深圳大学学术交流活动上进行分享,让学术界研究人员更深入了解建筑师和用家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和知识共享。
    1/4
    1/4
    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合办 “7 x 16” 创意工作坊以 “健康 + 低碳 + 分享” 为主题,汇集 16 位大学青年学子和我们四位设计师合作进行小组竞赛,让同学体验真实产业运作。

    迈向零碳智慧城市

    无论是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还是旧区建筑因适应新时代需要而面临改造,适应性将会是未来建筑的焦点。LWK + PARTNERS 将继续与发展商、合作伙伴和学研机构共同努力,透过被动式设计、智慧响应式设计等策略,突破思维界限,将大湾区不断提升环境健康和使用者体验,并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达至最佳可持续性,实践零碳智慧未来。